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的前世今生

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,释迦牟尼佛灭度,为度有缘众生,留下舍利子作众生福田。

 

公元前二百七十一年,阿育王统一印度。阿育王被称为护法明王,因为他对佛教有三大贡献:一、举行了佛教史上第三次规模宏大的经典结集;二、派僧侣将佛法向全世界传播;三、取释迦牟尼佛舍利子,造八万四千宝塔以藏之,令羽飞鬼布于八吉祥六殊胜之地,造福四天下众生。我国共布有十九座舍利塔。

 

西晋太康三年(二八二),有僧慧达,蒙人指点,遍求舍利。行至会稽鄮山乌石岙(今古育王涌见崖),忽闻地下钟声,心有所感,竭诚礼拜三日,终于感得舍利塔从地涌出。宝塔青色,似石非石,高一尺四寸,广七寸,露盘五重,窗开四棂,舍利中悬,金钟覆之,佛光闪耀,璀璨辉煌。慧达就地结庐供奉。

阿育王古寺后山涌见崖即舍利塔涌现之处

 

东晋义熙元年(四零五),晋安帝为保护舍利塔,于今宝幢处建造塔亭,并度十四名僧人守护。

 

南北朝宋元嘉十二年(四二五),宋文帝建三级木浮屠安奉舍利塔,又相继派道佑、昙摩密多增创祠宇。

 

梁普通三年(五二二),梁武帝命建殿堂房屋以奉舍利。为纪阿育王广布舍利功德,特赐寺名“阿育王寺”。大同五年(五三九),梁武帝改浮屠为五层,为表以身侍佛之意,命人绘帝及昭明太子像,藏于塔内,并赐黄金五百两,造铜佛四百躯,写经论五百卷,铸四铁鼎以镇四角,派三千兵士日夜护卫。

 

陈宣帝(五六九——五八二),再度十四名僧人前来守塔。

 

唐太宗时,舍利塔常现祥瑞之象,道宣律师撰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》时,将西晋会稽鄮县塔列为“神州第一塔”。

 

唐中宗(七零五——七一零),遣使赐金,又下诏加护舍利。

 

唐武宗(八四一——八四六),灭佛,舍利塔归置越州官库(今浙江绍兴)。

 

唐宣宗(八四七),重兴佛教。越州开元寺见舍利塔是佛家至宝,便从官库请出,欲长期供养。时阿育王寺僧众据理力争,观察判官蒯希逸秉公判还,明州太守五龟亲赴越州迎宝塔回鄮。大中庚午(八五零),为庆祝宝塔归来,阿育王寺举行了八千人的传塔盛会。一时天花纷纷,散落如雪。夜间宝塔放五色光明,澈映天地。当时有新罗僧人见而异之,遂起盗心,夜入塔亭,捧塔逃离。疾行一宿,以为去寺已远,天渐亮时,才发现未尝离亭一步。于是抱塔痛哭,惭愧忏悔,誓死终身护塔。

 

唐懿宗咸通中(八六一――八七四),再度二十一名僧人前来护塔。

 

后梁末帝贞明二年(九一六),武肃王钱镠遣弟钱铧迎塔供养。第二年正月送回,晚上到西陵时,舍利塔突放祥光,一时江中如昼。钱武肃王命改浮屠为九层,第三层置七宝龛,用以珍藏舍利塔。

 

后周世宗显德五年(九五八),阿育王寺遭火灾,忠懿王钱俶迎请舍利塔至武林龙华寺,并新造九层浮屠供养。

 

宋太宗(九七七)时,命通慧大师赞宁奉请舍利塔入皇宫供养。

 

南宋高宗(一一二七――一一四九),以寺为舍利所宅,亲洒宸翰,赐名曰:“佛顶光明之塔”。

 

孝宗淳熙元年(一一七四)四月,魏王恺瞻礼舍利,毫光发现,青红交绚,变幻不一,遂用黄金为塔而藏宝塔于其中。同年十一月,孝宗遣内侍省西头供奉官李祐文取塔入内(临安),舍利现于塔顶,如月轮,又现两角如水晶珠,若此者三。孝宗大悦,御书“妙胜之殿”四字,揭于塔所。

 

南宋末年,寺院为火所毁,宝塔附安别院(古育王)。

 

元朝至元十三年月(一二七六)三月,元世祖迎请舍利塔,并于禁庭、太庙、青宫及诸官署建十六坛场,命僧尼十万,用香灯花幡奉之,备极尊崇。世祖亲临观瞻之夜,有瑞光从坛发现,烛贯寺塔相轮之表。又自相轮分金色光,东射禁中,晃耀夺目。世祖大悦,命高僧护塔南还,更赐名香金缯,诏江浙省臣郡长吏,增治舍利殿宇。

 

明万历二年(一五七四),南京刑部尚书陆光祖来阿育王寺礼拜舍利,见寺庙破败,舍利塔竟委藏于僧人寮房内,嗟叹不已。于是捐资重建舍利殿,树石浮屠二丈五尺于殿中,饰以黄金,藏舍利塔于其中。

 

清康熙元年(一六六二),阿育王寺又毁于大火。康熙十九年重修舍利殿。

 

一九二零年,重修舍利殿。

 

一九二一年,住持宗亮重建古育王,修葺瑞应亭、开山祖师骨塔等。

 

一九四九年五月,国民党空军时来轰炸阿育王寺(寺内住有解放军)。源巃方丈对舍利之安危,极其关心,认为和尚可死,舍利不可遭殃。于是说明舍利殿主宗释,促其转移保护。时宗释病危,不能起身操作。但为保护舍利之事,不顾一切,深更半夜,嘱寺僧化通负其病身至舍利殿,穿上海青,焚香项礼毕,又嘱化通负至后山,将舍利宝塔亲自藏于石穴中。事毕,天尚未明。翌日源巃方丈认为荒山石穴,上无覆盖,下无座龛,非安妥之地,乃又遣释远久,请舍利塔至天童之古松堂。时局平定后,才将舍利塔请回育王。

 

一九六六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佛寺是横扫对象,寺僧于六月八日将舍利塔藏入粮仓安全处。

 

一九七零年,“革命委员会”将全部僧人下放。寺僧认为舍利是国家之宝,无一僧供护,必至灭没。于是送至鄞县财政局,交政府保管。后转移到鄞县文物保管委员会。

 

一九七八年,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,僧人陆续回寺。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始将寺院还给僧众。随后,舍利殿及殿中的石塔修复。寺僧要求请回舍利塔。

 

一九八一年四月八日(佛诞日),方丈通一前去迎归宝塔。是日,全寺僧众,恭迎于山门之外,焚香顶礼,悲啼喜泣,久不能息。

 

阿育王布塔东震旦土共十九座,其余塔时隐时现,唯鄮山舍利塔自西晋涌出以来,一直保存至今,虽历经坎坷,但从未隐没。

 

二零零八年,方丈界源大规模重建古育王,二零一一年竣工。

 

二零一七年,为广利众生,拟在古育王涌见崖下,新建雄伟宝塔以作纪念。四月二十二日,奠基。



文 / 善御 汇编